“冬季里泡溫泉,隨著溫泉升騰起濃濃暖意,不僅能趕走冬季的寒涼,還能帶來一份遠離喧囂、親近大自然的悠閑愜意,因此備受人們青睞。”記者了解到,年末新春,忙碌了一整年的都市人,紛紛攜家帶口去泡一次溫泉,放松身心,“溫泉經濟”成為冬日里的一道亮麗風景。
“茶鄉安溪的溫泉獨具特色,走的都是‘茶療’路線,有鐵觀音茶泉、烏龍泉、綠茶泉、普洱茶泉和紅茶泉等。沐浴在溫熱的泉水中,不僅是一種享受,還可養生保健。”在安溪官橋鎮的一家溫泉行館,來自廈門建發集團的李秀華女士介紹說,她母親聽說“茶療”有解毒消炎、防治流感、促進腸胃消化、降低血糖血壓等功效,便不時拉著一家老小前來泡澡。
不僅僅是安溪官橋,在泉州市其他地方,也有著豐富的溫泉資源分布。據悉,南安市的官橋鎮和碼頭鎮,德化縣的南城鎮塔兜村、雷鋒鎮蕉溪村,也都有大大小小的溫泉泉眼分布。雖然溫泉資源豐富,但據記者了解,目前本地溫泉點大多處于“藏在深閨人未知”的初步開發階段。
隨著休閑旅游業的發展,擁有溫泉資源的本地一些鄉鎮開始意識到溫泉市場的巨大發展空間,紛紛謀劃“溫泉經濟”。
“與廈門同安日月谷溫泉度假村等溫泉經濟火熱的地區相比,本地溫泉經濟若想真正破題,僅僅依靠開發地熱、推廣泡澡,遠遠不夠。”業內人士分析,本地的溫泉產業開發總體尚處于初級階段,需要克服異地溫泉開發中出現的檔次低、同質同構化現象嚴重、清潔衛生狀況欠佳等問題,要豐富文化內涵,引入有序競爭機制,促進產業鏈形成,并與旅游業相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