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禮祭祀 兩岸共祈福
首屆海峽兩岸端午文化節側記
6月19-22日,首屆海峽兩岸端午文化節暨第二屆華夏文化振興與發展(晉江)論壇在晉江拉開帷幕。
此次論壇由中國華夏文化交流協會、臺灣中華經濟文化發展促進會、晉江市傳統文化促進會、晉江晉臺民間交流協會共同主辦。港、澳、臺地區的專家、學者、企業家齊聚晉江,以“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為大背景,就“把華夏文化推向世界”等課題進行深入探討。
現場還舉辦了古禮祭屈原、海峽兩岸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書畫筆會、探尋晉江文化之旅等活動。
□早報記者 朱淇齊 通訊員 王蓓 文/圖
共同祈福祝愿
“端午節,不僅保留了傳統習俗驅疫、避瘟的內容,同時也傳承了中華民族對屈原精神、品格的頌揚和紀念。海峽兩岸同根同源,舉辦這樣的一個活動非常有意義。”來自臺灣的許先生說道。
19日,嘉賓陸續抵達晉江,大家都對首屆海峽兩岸端午文化節的活動充滿期待。當晚,舉辦了海峽兩岸文化共融交流座談會暨歡迎晚宴。燭光搖曳中,各地嘉賓共同祈福,并表示,近年來,海峽兩岸交流往來日益密切,其中不乏民間社團的組織和推動,晉江與臺灣血緣相親、地緣相近,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交流往來。
據了解,“海峽兩岸端午文化節”已被國臺辦批準為2015年晉江市重點對臺交流項目。晉江市傳統文化促進會會長林永達表示,借助此次文化節,兩岸同胞不僅共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更在相互交流中促進了閩臺深厚的情誼。
共行祭祀古禮
華美兮漢服,長歌兮端陽,馥郁兮綠茶。端午節當天,海峽兩岸端午文化節的主題活動——古禮祭屈原祈福儀式在晉江安平橋畔進行。
祭祀開始之前,只見幾個小學生模樣的孩子身著古裝,各持一弓箭。原來,他們表演的是傳統“禮射五毒”儀式。據介紹,因為端午節的時候,陰氣、瘴氣、濕氣較多,蝎子、蛇、蜈蚣、壁虎和蟾蜍等毒物都在這時候出沒。“射五毒”是一種端午習俗,習俗認為,用弓箭、石子射殺這些東西,能起到防病防害的作用。
八名射藝隊隊員拉弓開箭,直指五毒,氣勢十足。禮射五毒完成后,古禮祭祀祈福儀式正式開始,林永達先生擔任主祭。他告訴記者:“祭拜屈原的活動分為主獻官、亞獻官和終獻官三個環節,之后還會投粽子。這是以周禮的最高宮廷祭禮形式來祭祀屈原。”
傳統的旗幟和祭祀的器皿使現場看起來肅穆莊嚴。祭祀完成后,主辦方還為現場觀眾分發艾葉香囊、五彩繩。艾菖灑凈、點雄黃酒也是傳統端午習俗。
共話文化傳承
祭祀活動后,第二屆海峽兩岸華夏文化振興與發展(晉江)論壇正式開始。與會代表以“一帶一路”為主題,就如何促進文化交流與合作,保護與傳承傳統文化發表自己的看法與建議。
翌日上午九時,海峽兩岸合作項目簽約儀式正式啟動,晉江市傳統文化促進會、晉江市晉臺民間交流協會與臺灣中華經濟文化發展促進會、中華將軍文化交流協會簽署關于《促進兩岸經濟、文化、民俗宗教雙向交流合作發展》意向書,擬定2015年中秋邀請臺灣新生來晉舉行開筆禮活動,并共同于2016年舉辦第二屆海峽兩岸端午文化節。晉臺民間交流協會林進德會長與莊明栽常務副會長一同為此次端午文化節協辦與支持單位頒發了感謝狀。相互交換完禮物后,華夏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季方先生宣布福建分會成立。
之后,海峽兩岸端午文化節在壓軸活動——“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兩岸聯誼筆會”和探尋晉江文化之旅,也在文化節中圓滿結束。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