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半年,東南早報、泉州網參與主辦 最終從全市33條候選道路中選出十條“最美道路”和五條“先進道路”
泉州網-東南早報訊 (記者林福龍 莊麗祥 文/圖)為進一步推廣泉州市道路建設管理經驗,以點帶面樹立榜樣,促進道路整體管養質量和水平的提升,繼“最美社區”、“最美小區”評選后,2014年12月泉州市市政公用事業局(市考評中心)聯合東南早報、泉州網及各縣(市、區)考評中心啟動了全市范圍內“最美道路”的評選活動。
評選內容涵蓋衛生保潔、綠化景觀、市政設施及人文風情等內容,評選組由市容市貌觀察團成員、市考評中心相關項目組、媒體記者組成,評選組對候選道路進行現場考評走訪,并通過“尋美找差”攝影征集以及網上“點贊”,積極聽取收集市民群眾建議意見。
經過近6個月的多輪次考察評選,最終從33條候選道路中評選出十條“最美道路”:鯉城區北門街、豐澤區刺桐路、泉港區南山中路、晉江市世紀大道、南安市江北大道、惠安縣城西大道、安溪縣河濱南路、永春縣八二三中路、德化縣瓷都大道、臺商投資區南北主干道;同時為鼓勵先進,特表彰五條“先進道路”:洛江區安吉路、安溪縣福龍公路、永春縣呈祥大道、德化縣省道203(水口鎮段)、泉州開發區雅泰路。
主辦單位希望獲選道路的管養單位珍惜榮譽,發揚成績,以此次評選活動為動力和契機,在更高起點上規劃改造,提升道路品位,豐富人文內涵,以群眾滿意為目標,塑造舒適宜人的美麗道路。
“最美道路”美在哪?
鯉城區北門街
北門街南起威遠樓廣場,北至朝天門。在2004年時得以擴建。現在的北門街長1000余米,寬約25米,兩側是風格獨特的“泉州紅”仿古建筑群,被定性為特色旅游、購物、文化一條街。中山公園、泉州書城、六井孔音樂創意園等休閑文化場所坐落于此,沿街擺設各種石雕,無不體現時代性與潮流性。
永春縣八二三中路
永春八二三中路是縣城公共建筑中心,沿線有人民會堂、體育館、展覽城、圖書館、行政服務中心等,同時又聚集各大金融機構。近年來,為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八二三中路進行了洗臉健身式的改造。
德化縣瓷都大道
瓷都大道位于德化縣城關浐溪南側,是德化縣連接泉三高速公路通往泉州市區的重要交通主干道。英山大橋(船雕處)至瓷都廣場段,全長4.1公里,路寬40米,雙向六車道。
豐澤區刺桐路
刺桐路原是福州、廈門來往車輛必經之路,沈海高速開通后車流銳減。全長4050米,寬約60米,綠化面積106404平方米;2012年由原來的六車道拓展為雙向八車道,現機動車道寬14.5米(四車道)、非機動車道寬2.5米、非機動車道與行人隔離帶寬1.5米、人行道5米。
泉港區南山中路
南山中路全長1.7公里(圓盤至錦繡街口),寬50米,面積8.5萬平方米。2013年進行提升改造,投入約1.2億元,2014年項目全面完成。
晉江市世紀大道
世紀大道,南起晉光路,北至晉江人廣場,全長9.76公里,2012年年底建成,紅線寬度70米(局部60米),雙向十車道,道路等級為城市Ⅰ級主干道,道路綠化總面積約22萬平方米。
惠安縣城西大道
城西大道,黃塘鎮亭林村至聚龍小鎮段,全長10公里。道路設施完善,綠化整體感觀良好,保潔較好,僅黃塘溪一側綠化帶內存在零星垃圾,個別路段路面破損,需及時修補。
安溪縣河濱南路
河濱南路,總長3公里,始于高速公路安溪東出口,沿溪向西經過西溪大橋、銘選大橋、茶都公園、百宏濱江花園、穎如大橋,直至南門大橋南岸橋頭止。
臺商投資區南北主干道
道路全長7.538公里,紅線寬度68米,主車道為雙向八車道,2010年7月開工建設,2013年建成通車。道路兩側綠化工程拓改,風景優美。
南安市江北大道
江北大道西起美林大橋,東至八尺嶺,全長6.856公里,經東安大橋、梁安大橋、南安大橋、美林大橋、柳城大橋等五座橋梁,沿線將武榮公園、市民中心、會展中心和教育中心連成一線,是南安市環城重要路段。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