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會妙語
“市區不少店面,雖門前有三包,但是門后沒三包,廚房后面的衛生、綠化帶,經常亂七八糟!”
“幾條道路同時在修建,埋設污水、雨水管道是少不了,但當兩條交匯,管道要銜接時,才發現原來兩條管道竟然存在落差,根本連接不了,最后只能再設下水泵,才解決問題。這種啼笑皆非的現象,在我們城市新區建設中,就存在這個問題。”
——市人大代表黃建強
“有消息顯示,整個泉州市有登記主體的餐飲店達8萬多家,對這些餐館的經營、管理,涉及多個部門,存在多個‘婆婆’現象,這種多頭管理的局面,一旦出了個問題,很容易出現沒人負責的窘境!”
“餐飲違規亂排放的監管問題,香港就有現成的做法可借鑒:由部門聯合對所有餐飲業進行信息登記,設立一個共享平臺,哪家餐館亂排亂放,污染環境,直接在平臺上點名擺問題,餐館生意自然一落千丈,這樣既可節約財政投入,餐飲油煙難管問題,也可迎刃而解!”
——市政協委員林棟梁
“按照相關規定,餐飲店油煙排放,只能往天空走,而且還得比周圍幾百米的建筑還要高,如果嚴格遵守的話,你叫人家開沙縣小吃的,非得專門修條煙囪,往天上排油煙,這根本是不現實的。”
“餐飲業污染的前期取證難,處罰執行更是難上加難,比如我們執法人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取證開出罰單,違法者不配合時,再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時,一夜之間,違法餐飲店換了主人,我們之前的一切努力,全打水漂,只能從頭再來!”
——豐澤區環保局監察大隊副大隊長王斯哲
“泉州市區,尤其是老城區,由于歷史原因,地下管網存在欠賬不少,一些餐飲店油污隨意排放,造成各種堵塞,但不能哪里堵才去通哪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能治標,無法治本!”
——市民代表林里楠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