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4月13日訊 《泉州市電子商務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16—2018)》已經市政府第92次常務會議研究通過,日前,泉州市政府辦公室正式印發。方案提出,要啟動建設“泉州購”綜合平臺,到2018年全市電子商務年交易額力爭突破3000億元。
推動“泉州貨”上網開拓市場
泉州擁有一批中國馳名商標、老字號、“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和傳統商貿流通企業等,可利用品牌優勢,推動“泉州貨”上網開拓市場。
方案提出,要啟動建設“泉州購”綜合平臺,統籌規劃建設“泉商匯”“泉智匯”和“泉州倉”,搭建泉州本土的電子商務結算中心及服務保障體系,打造屬于泉州的具有交易、結算、DRP管理功能和金融、信用、物流、客服等衍生服務并集“泉州購”、“泉商匯”、“泉智匯”和“泉州倉”“四位一體”的網商、網批大平臺。
建設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
方案提出,要加快實施跨境電子商務工程,推進通關電子平臺建設,重點推進中興海絲路外貿項目、泉州出口加工區電子商務產業園、泉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晉江陸地港)等項目建設,鼓勵紡織鞋服等傳統制造業、傳統外貿企業、跨境電子商務企業以擴大出口為主攻方向,借助阿里巴巴、谷歌、亞馬遜等第三方平臺發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統籌發展B2B/B2B2C/B2C多模式相結合的產業集群+跨境電子商務模式。
對以行郵、包裹等方式開展的跨境電子商務,要積極解決其支付、結匯、倉儲和售后服務等問題。
培育本地化農村電商平臺
目前,泉州現有5個淘寶鎮、47個淘寶村。方案提出,要發揮這些淘寶鎮、淘寶村的輻射影響和帶動作用,引導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副食品基地和農業經紀人等開展網上銷售業務,大力培育本地化農村電子商務平臺,在拓展“工業品下鄉”銷售渠道的同時,也更注重對農副產品在城市的推介,實現“兩條腿走路”。(海都記者 陳建輝)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