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是第28個世界濕地日。當天,洛江區在洛陽橋畔開展主題宣傳活動,呼吁全社會參與濕地保護修復,認識濕地、了解濕地、愛護濕地。
走進泉州灣河口濕地(洛江段)省級自然保護區,成片的紅樹林長勢喜人,細看可見,灘涂上,去年剛種植下的紅樹林樹苗正茁壯成長。據洛江區自然資源局副局長倪勁峰介紹,泉州灣河口濕地洛江段的濕地面積235公頃,其中紅樹林的面積1500畝左右。
去年以來,在全面推進互花米草除治攻堅行動取得有效成果的基礎上,洛江區認真貫徹市政府工作部署,持續開展泉州灣河口濕地(洛江段)省級自然保護區聯合巡查,鞏固提升互花米草除治攻堅成效,加大生態修復力度,不斷推動濕地保護修復。“這一整片376.18畝、25萬株的紅樹林,由紅樹林基金會捐植。”站在濕地保護區洛江段,倪勁峰指著眼前一片新種植的紅樹林介紹,“我們利用紅樹進行生物替代的方法治理互花米草——在完成清理的地塊上種植紅樹植物,配合持續管護,及時抑制清理后的互花米草復發。”
在當天的活動中,洛江區自然資源局、深圳市紅樹林濕地保護基金會相關負責人共同為紅樹林紀念碑揭碑,并簽署相關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發揮優勢,整合社會資源,共同推動泉州灣(洛江轄區)紅樹林濕地保育修復、生態監測、科普宣教、資源合理利用等工作,進一步提升濕地質量,優化濕地管理。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