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進行“試管嬰兒”胚胎活檢 (醫院供圖)
■融媒體記者 林志安 許奕梅
人口問題與社會發展息息相關,正在召開的泉州市兩會上,多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關注生育問題,并提交相關建議和提案。
近年來,泉州市推出多項民生措施,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2024年9月1日起,輔助生殖納入醫保報銷范圍的政策在泉州落地實施。這一年,泉州的醫療機構實現輔助生殖技術全覆蓋。在生育方面遇到難題的夫妻,得到醫保政策、醫療技術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案例】
醫保報銷節省1.6萬多元
“你看,這是我的寶寶,檢查看到胎芽胎心了。”35歲的林女士開心地向記者展示不久前她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做檢查的B超單。
據林女士介紹,她因為身體原因做手術切除了輸卵管,此前曾嘗試做“試管嬰兒”,取卵后移植了兩次胚胎,可惜都失敗了。2024年7月,林女士經患友介紹前往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就診。
“醫生讓我完善檢查,調養身體,說9月起輔助生殖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可以省些費用。”林女士說,之后,經過促排—取卵—移植,她終于于2024年12月經檢查確認懷孕了。林女士的醫保賬戶個人消費詳情顯示,此前她做一次“試管嬰兒”周期花了3萬多元,這次經醫保報銷后只花了不到2萬元。
“很開心,終于能當媽媽了!”32歲的李女士也在不久前收獲了“好孕”。李女士于2018年結婚,一直渴望和丈夫孕育寶寶,但因身體原因多次流產。李女士與丈夫輾轉多地求醫無果后,于2023年到泉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尋求幫助。
針對李女士的情況,醫生為她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李女士在該中心進行試管嬰兒技術輔助生殖,誰承想,三次移植均因流產而失敗。醫生發現其中一次胎兒染色體異常,遂建議李女士通過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來獲得健康的寶寶。
好事多磨,多年求子不得的李女士終于在醫生的幫助下迎來“幸孕”。此次,在輔助生殖納入醫保報銷范圍的政策支持下,她的診療費用節省了1.6萬多元。
【數據】
2684人獲得輔助生殖報銷
記者從泉州市醫保局獲悉,自2024年9月1日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報銷范圍,至2024年12月31日,泉州已累計為2684人報銷輔助生殖費用1272.61萬元。
根據泉州市醫保局印發的《關于規范完善我市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和醫保支付政策的通知》,將原先項目內涵較不清晰的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項目規范整合為12項,明確各項目具體服務內涵,并制定市級公立醫療機構項目價格,同時明確“取卵術”等8個項目和2類可另行收費的醫用耗材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在項目定價方面,將原先醫療機構自主定價的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項目規范為政府定價管理,在保障醫生勞務技術價值的基礎上,將輔助生殖類醫療費項目的定價整體下調,最高降幅達76.96%,平均降幅達27.54%。
在醫保報銷方面,明確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的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可另行收費的醫用耗材按其支付標準由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和參保人員共同負擔,職工醫保按照門診醫療費用基本醫保段保障政策執行,居民醫保報銷不設起付線,不區分醫療機構等級,市域內報銷比例60%,市域外報銷比例45%。
【技術】
輔助生殖技術項目全覆蓋
記者從泉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和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了解到,2024年,兩家醫院均通過植入前胚胎遺傳學診斷技術(PGD,俗稱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和供精人工授精技術(AID)試運行評審,此外,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是目前泉州唯一一家開展顯微取精的單位,使得泉州地區實現了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項目全覆蓋。
“輔助生殖納入醫保報銷范圍以來,一些原本在外求醫的患者回到泉州就診,較高的報銷比例減輕了他們的經濟負擔,成熟的醫療技術為他們提供了保障。”醫生表示,對患者來說,做輔助生殖(特別是“試管嬰兒”)是一項比較辛苦的事,特別是女性,需要就診的次數多,“泉州地區的患者無需往外奔波,在本地就能得到優質、精準、全面的輔助生殖技術服務。”
據泉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醫師李金姑介紹,該中心是泉州地區首家通過原國家衛生部技術準入,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醫療機構,主要應用現代輔助生殖技術對不孕不育患者進行診治。
作為泉州市計劃生育協會另一家定點就診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生殖醫學中心于2024年7月獲批植入前胚胎遺傳學診斷技術(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和供精人工授精技術。為了幫助求子家庭減輕經濟壓力,該中心開啟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患者招募,進行相關費用的減免;還從福建省人類精子庫引進多批優質精子,以幫助不可逆的無精子癥患者的家庭帶來“好孕”。
【聲音】
讓生育之路更加溫暖順暢
泉州市政協委員、泉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院長王高雄表示,生殖輔助技術對不孕不育夫婦實現生育夢想有著重要意義,此前,部分家庭因輔助生殖費用較高而有所顧慮,將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后,明顯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王高雄說,他期待有更多就醫“減負”政策惠及生育困難群體,如加大對生育力保存和預防出生缺陷的支持,有序放開凍卵和贈卵限制,著力強化生育力保存保障體系等;同時,希望社會能給予育齡夫婦更多關愛,完善就業保障等配套支持,讓生育之路更加溫暖、順暢。
“人口問題關系到國家的發展,近年來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泉州市政協委員、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超聲醫學科副主任醫師蘇淇琛說,作為產前超聲篩查單位,具有技術和設備優勢,該院常規開展三維、四維超聲和胎兒超聲心動圖檢查,可以更加清晰、直觀地展示胎兒發育狀況,通過篩查發現問題并及時干預,以減少因先天缺陷造成的長期醫療費用和護理成本,從而減輕家庭和社會的經濟負擔。
“‘優生優育’需要更多的社會支持。”蘇淇琛說,泉州市的醫療機構擁有成熟的輔助生殖技術,再加上醫保政策的支持,不僅為眾多求子家庭帶來希望,也減輕了他們的經濟壓力,“這樣的友好政策和優質服務越多越好,希望能進一步擴大‘服務圈’,造福更多的生育人群,為他們減負和助力。”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